国际原子能机构边境和口岸核安保响应能力发展地区培训班在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成功举办

      为加强地区边境和口岸辐射探测及涉核事件响应能力建设,筑牢边境和口岸核安保防线,提升地区核安保水平,国家核安保中心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于7月21日至8月1日联合举办边境和口岸核安保响应能力发展地区培训班,来自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蒙古、沙特等14个国家的20余名政府代表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第一阶段(7月21日至24日)在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举行,讲授辐射探测基本原理,辐射探测设备使用方法并组织实操练习,第二阶段(7月25日至8月1日)在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进行,重点讲授应急管理系统、事件响应路线图、核材料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犯罪行为响应管理等内容,并组织学员基于不同场景进行桌面推演。


   

      

      

      培训期间,学员赴大兴国际机场海关、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观摩我国海关货物通关查验流程及措施,了解不同辐射探测设备的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围绕车载辐射探测设备和机器人探测器的技术发展需求,核应急系统开发和建设等进行技术交流。

       此次培训由中心、海关辐射探测培训中心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开发,面向亚太地区国家共同授课,是在2024年三方联合举办的国家示范培训班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合作成果,提升区域影响力,打造品牌效应的有力举措。未来,中心将在“理性、协调、并进”核安全观和全球安全倡议指引下,协调更多优质资源,携手国际社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不断推进务实合作,为加强地区核安保能力建设,打造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